金融斜槓:(暫名)
此書的封面設計不是最後定稿。我們委託了聾人設計師 ── 方芷盈設計封面,由於設計需時,實際封面於稍後公布。封面設計可能有所更改,敬請讀者留意。
沒有年輕人天生想躺平。
無力感,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感受。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只有$16,000元,跟一位沒有大學學位的譚仔姐姐無異。倘若你想租樓自住,盛惠$7000大元。再加上日常開支,七除八減後應該所剩無幾,年輕人上車一夢遙遙無期。
成為斜槓一族是出路之一。
很多大學生畢業於神科,投身於金融業。他們或許賺到不俗的收入,但誰也不甘心每晚捱夜,把人生最珍貴的十年青春貢獻給公司。
我跟大家一樣,不是含住金鎖匙出世,不是讀神科GBus,只是一個畢業於中大經濟系的普通大學生。
不過,我在二十出頭時勇於嘗試,朝著斜槓一族進發。吹到咁大,其實好多嘢都係逼出來,不過既然我行過這條路,總算有些經驗可以分享。
為自己建立多元的收入管道,嘗試在不同媒體上寫專欄分析,閒時又在炒賣股票,又不恥於跟莊家富豪創業家打交道,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……這些都是我畢業頭幾年的摸索期,一直等待機會,尋找機會,同時間亦都提升自己,搵多啲錢
後來我27時跳出舒適區,本身做得好的東西繼續做,例如投資,我試過一年400%回報。我亦繼續擔任上市公司董事,幫不同朋友出謀獻策。
我也曾經建立一間初創媒體公司,規模接近六十人,營收過千萬。到2021年初,我辭任了公司所有正式崗位,把它交託給我認識多年的生意拍擋手上。
現在的我既是一位財經專欄作家,又是一位初創投資者,投資並協助不同項目孵化,也經營著三間顧問公司,專門聘請年輕人,讓他們接觸不同項目。我大膽猜想,我現在的收入勝過不少同齡iBanker,我的閱歷經驗同樣精彩。論ROI,斜槓一族比傳統打工更值得我們投資。
現今世界千變萬化,一個疫情打擊了無數從業員的生計,餐飲業、工程業、表演業、電影業⋯⋯無一倖免。一個政策讓無數人放棄原有生活,離鄉別井。一個命令推倒了整個行業,誰也不能預測明天的事。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,但我們仍能專注於可以控制的事。
關於此書
- 分享自己為何踏上斜槓一族之路,以及旅途上的點點滴滴
- 如何畫出屬於自己的人脈圈,深化經營關係,尋找更多機遇,成就大事
- 辦認自己的核心技能及專業,並加以培養,創造更精彩的斜杆人生
- 披露自己如何30歲前達到財務自由,製造被動收入的秘訣,不再為錢營營役役
- 亦適用於身在異地的香港人,如何在陌生環境、由零開始建立自己的第二人生
我相信香港人還有更多的選擇。
此書估計在2023年的3月底前送給讀者的手中,亦有電子版。和我上一本書一樣,編製、排牌、出版、印刷將由我信任得過的香港朋友負責,100%香港製造。其中此書的封面交由一位我很欣賞的聾人設計師 ── 方芷盈(Nora Fong)設計。她出生時患上德國麻疹,而影響了她的聽說能力,但她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,努力在香港生存,最終成為獨當一面的平面設計師。
發行、書店上架等往往佔整本書50%以上,作者只分不夠10%。我依然相信作者有價,故繼續做出版產業的壞孩子,此書由作者出發,直接送到讀者手上,不會被產業圈層層剝削。
作者介紹
容我介紹自己一次,我叫渾水,是一名Slash工作者,也是一個難以定義的怪人,希望大家不要被新聞上的我嚇怕。
渾水,既是投資者、企業管理人,亦是作家。
做過歐資行資產管理部的打雜。24歲時任上市公司執行董事,負責企業財務和資產管理。出過五本金融暢銷書,曾投資股票3日內引爆接近30倍升幅,引來中港媒體頭條熱話。
曾創立過一間初創公司,規模接近六十人,現在慢慢轉型成為一間金融科技企業,其中一間子公司獲百億上市公司融資入股,亦和另一上市公司合營一間科技新創。投資過數間公司,包括一間接近獨角獸規模的區塊鏈企業。
在芸芸眾多我所認識的人物中,一位香港女性政治人物較易引起網友討論及對我形象的聯想。學海無涯,仍是斜槓的我,在工作、寫作以外,多讀了兩個碩士學位。近年學習投資傳統和數位藝術品,沒什麼心得,但至少旁通多點美學,也是好。